跳舞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杨棒子和他的囚犯小分队 > 第一百一十三章 东阳老人 第二节 张氏英雄

第一百一十三章 东阳老人 第二节 张氏英雄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张培植回到家中感到事情麻烦了,准备运走的东西,必须加紧启运,经过一番紧张的筹划,直运满城的安排快就绪了,张培植正考虑自己脱身前往根据地的办法,不料,1939年5月30日,张培植被日本桑木特务机关的便衣特务逮捕了。

张培植从此再没有回来,多年后才知道他被日本特务放出的狼狗活活咬死了。(未完待续。。)

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发生后,张培植把大儿子**池、二儿子张英池叫回家,各给以路费:“大敌当前,去走自己的路吧!”**池改名张冲,到冀西山区找党去了。张英池改名张帆,辗转到了延安。

1937年9月29日,日本侵略军侵占保定。张培植回到清苑东闾老家。

1937年10月,聂荣臻同志率领八路军一一五师一部,创立了以山西五台山为中心的敌后根据地。11月7日,成立了晋察冀军区。

1938年1月15日,晋察冀边区在河北阜平县召开军政民代表大会,民主选举了边区临时行政委员会。1938年初,张培植由清苑回到保定。他抑制不住内心喜悦,对家人说:“八路军来了,已到了xx地方了,打了一仗。先遣人员已与地方联系上了,xx有信找我!”

张冲进入冀西山区,在党的领导下组织群众抗日,担任唐县抗日政府的县长。初创时期的抗日根据地,各种物资都很缺乏,张冲经常派人秘密回家,要张培植代买药品、电料、文具。张培植买到后,先送到东闾,再转送唐县。

1934年5月,张培植被国民党军委保定行营传讯,第二天查抄了协生印书局。印书局的存书在搬运工人的协助下。一夜之间抢运出去。反动当局只抄到了一些小学补充教材、教学参考书,再有就是一些黄色书刊的样本。“恒昌照像馆”的书库,没有被发现。张培植清楚,存在“恒昌”的书一时转移不出去,就乘伙友送饭的机会秘密嘱咐把书烧掉。看书库的张同录将书全部烧掉,一连烧了三天。

反动当局没有抓到证据,将张培植扣押了三天,假意同意取保释放,“欲擒故纵”,他们加强了对协生印书局的监视。七月初,张培植再次被逮捕。罪状有三:一、窝藏二师学潮的指挥者,收留被开除人员;二、掩护高蠡暴动的策划者;三、印刷、发行**的报刊、传单。毒害青年。前两条没有真凭实据,张培植矢口否认,巧妙地应付敌人的审讯。

反动当局在这次搜捕中抄出了一汽车革命书刊。于是张培植被关入了保定行营监狱。张培植被捕入狱后,与受**河北省委派恢复保属特委而被捕的齐庆祥同志同监。

在同监难友四十多人中,张培植年龄较大,斗争经验较丰富,他积极为难友出谋划策,编造口供;组织难友向监狱争足够的水喝,争伤病员托难友代领食物的权利。还为难友用土法医治刑伤。齐庆祥后来说:“要不是老张,我早死在监狱里了。”

齐庆祥了解张培植以前的工作,又看到张在监狱中的表现,向张培植谈起介绍张培植参加中国**的事。张培植笑了,他问齐庆祥:“高蠡暴动失败后,你跑到我家都见谁来?”齐答:”我见过白坚、李永茂、刘子玲、李学敏他们。”张又问:“李永茂没给你说什么吗?”(李永茂是保属特委委员,高蠡暴动时参加蠡县县委,是宋洛曙的主要助手,1932年10月与保属特委书记李亚克一起牺牲了)齐庆祥恍然大悟。

当时邓拓同志在边区主管宣传工作。印刷文件、资料,出版报纸,急需印刷设备和器材。邓拓请彭真同志转告张冲,希望张冲动员他父亲张培植把协生印书局的设备运来抗日根据地,为抗日斗争服务。

1938年秋,张冲派张兰池(张冲的堂兄,当时给张冲当警卫员)秘密返回东闾,转达了上述意思。张培植欣然答应,先派张国旗押运,张兴昭赶车,运去了一车药品、纸张、油墨。

年底又运出了一批医疗器材、石印机和铅块等。1939年春,日军封锁一天比一天严紧,原来的道路已无法通行,张培植将16开印刷机拆卸包装,连同铅字、铜模,计划从水路运到白洋淀,再经旱路转运。

因汉奸陈雨田告密,装上船的设备在保定南关被日本宪兵队扣下了。张培植也被宪兵队逮捕。宪兵队用酷刑追问这些东西准备运往何处,张培植一口咬定:“生意不好,运到天津拍卖。”

日寇妄想收买张培植为他们工作,向张提出:“把你儿子张冲叫回来,我们给他事做。”张回答:“我没有张冲这个儿子,我儿子**池在德国上大学,学化学。”“你可以当商会会长,愿做别的事也行。”张答:“我闲散惯了,不愿做事,也做不了事。”宪兵队给他一个月的时间回家考虑。

1934年10月,张培植被判处七年徒刑,押解北京陆军监狱监押。

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用政治的、军事的、外交的多种手段,步步向华北进逼。爱国学生抗日救亡运动日益高涨,反动的北平当局对内对外穷于应付。在此情况下,张培植于1935年元月被提前释放了。

出狱后,他住在北平沙滩的一家公寓,声称在狱中得了关节炎,需要水疗,每天到浴池沐浴,实际上是等人接头。等了一个多月,接头人没来,春节已经过了,他才回到家乡。家中人埋怨:“七十多岁的老母亲日夜悬念,出狱后不马上回来,也不该春节不回家。”

他婉言解释:“受人之托,忠人之事,难友困难有事,托带的东西没交出去,不好早回家,以免错过机会。”他将狱中带出的伪装成纸烟的密信展开,珍重的藏入线装《三国志》的夹层中。3月,他带上《三国志》去白洋淀,关系没接上,《三国志》又原封带回来了。

张培植以他的身份、地位、技术,做了一般**员无法做到的工作。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