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舞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杨棒子和他的囚犯小分队 > 第一百四十七章 最缺的是啥? 第四节 几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

第一百四十七章 最缺的是啥? 第四节 几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他当时所在的参谋处,使用的都是库房里刚拿出来抹去厚厚黄油的新枪。一千发一提的子弹箱,在简陋的战壕里扔得到处都是。带他的长官对他说:不要吝惜子弹,看见黄颜色就打(因为二十九军是灰军装,鬼子是黄军装)。二十九军放弃南苑兵营的时候,这些崭新的武器和子弹都落入日军之手。从南苑撤退回永定门的一路上,溃退的士兵沿途丢弃的枪支和子弹随处可见。

有日军留下的照片显示,打完平津后的日军部队很多都是扛着新缴获的捷克式机枪南下作战的!(未完待续。。)

因为八路军五个团还有百余挺轻重机枪呢,每挺机枪配备的子弹数目,是要从士兵的子弹数中扣除折抵的。而一个日军士兵日常的子弹配置就是120发,战时的配置还要多。如果以日常携弹量来计算,阿部规秀所带的1500鬼子兵,仅携带子弹就有近20万发。穷八路怎能和日本军相比呢?

没有自己后方补给的八路军,只能通过“以战养战”的方式,从战场上来补充自己。所以,雁宿崖战斗达到了日本人说的“完胜”地步,八路军通过基本上歼灭敌人来达到补充自己的目的,用缴获来弥补自己所消耗的武器弹药以及其他军用物资。1939年一分区同日军几场较大的战斗,特别是大龙华、摩天岭、雁宿崖,都有很丰厚的战场缴获。而1939年7-8月的雨季防御战和黄土岭战斗,因无法全歼敌人而只能打成消耗战,战场上的弹药损失无从得到补充的来源。

而1940年的涞灵战役最大的致命之处是人员的损失,弹药的损耗还在于其次。因为战斗人员的损失是人口相对稀少的抗日根据地所无法弥补的,你征不上兵员来作为补充。即使你有幸动员了一些青壮年农民参加八路军,但要成为合格的战士,形成战斗力,起码要有一年以上的训练和战斗磨练。

战斗力的直接体现也是在于你使用子弹的方面,老战士的枪法好,新战士枪法差,也都造成了弹药消耗的升高。

涞灵战役之后,杨成武在《战斗详报》中总结出:“此次战役中,对节约弹药已有相当进步。例如,三团在南线战斗中,消耗子弹仅6,000发,一团在南坡头(灵邱县)战斗中只用900发。但从各个部队来看,进步还不大。例如,二团在南线消耗子弹15,000—16,000发,一团在南坡头消耗手榴弹约2,000棵,为数均过多。炮兵的炮弹消耗数量过大,皆因炮兵缺乏经验及运用不当所致。今后禁止炮兵夜间乱射。按我射击技术的现有水平,夜间使用炮兵尚不适宜。”

《战斗详报》中还指出:“收集弹壳也是我们的重要责任,军区早已对此下过命令。今后领取弹药须以弹壳交换。不仅要收集自己的弹壳,敌人的一也要收集。此次三团成绩很好,但其它各团尚未遵照执行。”

一分区各部队战士们的子弹供给不平衡,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这就是以“团”为基本单位的供给方式。

抗战八年,内战一年,直到1947年中央来到晋察冀后加以纠正,晋察冀部队都是以“团”为基本单位自主管理自己的后勤供给的。这种小农式的管理方式是由当时分散的抗日根据地和游击战争方式所决定的。

有的团,打仗多,缴获多,就富裕一些。除了上缴一部分,其余部分都留作己用。用不完的,埋在地下不少都忘记了埋藏地点了。物资埋藏后记不清具体位置了,很长时间后再去挖时,已锈蚀腐烂。

而抗战时的国民政府军队,似乎这弹药问题没那么突出,比如有一个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时曾短期干过二十九军的“学兵”回忆,当时日军进攻二十九军军部所在地南苑兵营,南苑兵营军械库中崭新的捷克式轻机枪、捷克式步枪,木箱中油纸包裹的七九子弹,都来不及拿出来装备部队。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