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舞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杨棒子和他的囚犯小分队 > 补充之有空去这些地方看看

补充之有空去这些地方看看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杨棒子和他的囚犯小分队[]杨棒子和他的囚犯小分队

这说明,即使是有路军主力保卫的抗日根据地,也是不安全的。遇到有强大的日伪军进攻,武器弹『药』贫乏的路军只能转移,把根据地让给敌人。

如果用今天的眼光来看,从抗战时期敌伪统治的满城县城到抗日根据地刘家台。直线不过五十来里地的距离。尽管是山路,和平时期一个人步行一天,尽可以走到了。从刘家台乡再到小山村慈家台,也不过十来里山路。今天,刘家台。包括过去一分区、三分区、平西挺进军占据的许多过去贫瘠的山区,如今都被开放成风景秀丽的旅游度假村,乘车的游人一两个小时就可以到达。

44年月,从被鬼子占领的狼牙山区转移到慈家台的一分区司令部,原来的根据地只剩下狭长的一条,临时组成了一个“易满徐抗日联合县”,这就是一分区抗日根据地最困难时候的全部家当。几个月后,处在艰难状态的一分区,奉晋察冀军区的命令,调一个主力团到陕甘宁边区参加保卫延安、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的光荣任务。一分区派出主力老一团,由团长邱蔚、团政委陈海涵带队,奔赴延安。一分区政委罗元发奉命一起同行。当时的出发地就是慈家台南边的刘家台村。

三团当时驻慈家台东北一带,奉命对易县方向进行警戒。从三团再往前,接近敌人的石井村地区,是张行忠、郑旭煜率领的保满支队。如果从慈家台往北看,当时活动在易县、龙华县、涞水县、涞源县、蔚县的广大地区的一分区部队,稍北边是区队长马辉、政委黄连秋三十四团改编成的二区队,驻地龙华县南、北城司一带。二区队往东是宋学飞、张如三带领的二十五团,驻地是易县东娄山一带。二区队以西是大队长唐凯、政委龙道权、政治主任沈图的抗大二分校一大队。再往西涞源县上庄,二十团。

杨成武司令员和一分区的几位领导当时已经带领一分区指挥机关转移到易县西边的小兰村。小兰村在易县良岗乡以西,靠近涞源县境。为了给远去的一团送行,杨司令一行人专门赶到慈家台,又从慈家台赶到一团驻地刘家台,为远赴延安的一团送行。

老一团走后,三团的防区扩大,于是三团团部从满城的坨南地区后撤,前面几个连之间的距离拉得更开了。一团走了,一分区主力还有三团、二十五团。这两个团自打成立,就从没有离开一分区的领导体系。以后郭天民领导的冀察军区成立野战军,这两个一分区的主力团组成一个作战旅。半个多世纪过去,这两个团的后身侥幸依然存在,是六十五军一九三师的五七七团和五七团。

44年月以后,杨司令调到冀中军区任司令员,原三团团长肖应棠接任一分区司令员、新任一分区政委杨士杰、新任一分区副司令兼参谋长马辉、新任一分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龙道全。

肖应棠走后的三团,团的领导班子改组。新任三团团长郑三生、新任三团团政委郑秀煜、新任三团团参谋长李长汉、新任三团政治处主任洪璞。郑三生原本是郑旭煜的下级。年,郑旭煜在黄寿发、袁升平、邱蔚的手下当营教导员的时候,郑三生还是四连指导员(五连指导员徐信,后来调一分区任警卫连指导员)。年被陈正湘看中,认为是指挥打仗的好材料,从此不作政工干部、改作军事干部。新组建的一分区司令部、政治部领导机关离开慈家台,移驻在易县良岗的小兰村一带。一分区指挥机关长时间驻扎在慈家台,是因为当时整风运动的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整风完毕,新组建后的三团移驻在易县坡仓。不久,三团由马辉、龙道权带队,与涞源县支队、广灵县支队一起组成北上支队,到广灵县、蔚县、阳原县、怀安县活动。这已是后话了。

再回到4年、4年易县的小村周庄。一分区司令部从原来的大村南管头,转移到漕河边上的小村周庄,为的是在鬼子大扫『荡』时转移更加方便快捷。

比起南管头村来,周庄村子不大,但当年的一分区司令部人数更少。司令部住在这个小村子里富富有余。4年精兵简政,原一分区地委书记王国权调走,杨司令同时兼任一分区地委书记的时候,一分区地委机关也驻在周庄这个小村子里。周庄附近的裴庄,是行署机关的所在地,当年叫“一分区行政专员公署”。当年,因为“『政府』”的事情最多,一分区下属的各地县区乡村『政府』的干部来行署办事,汇报请示,裴庄这里永远是『乱』哄哄的,很少有安静的时候。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