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舞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杨棒子和他的囚犯小分队 > 补充之一分区纪实—奔赴前线

补充之一分区纪实—奔赴前线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在山西省境内,到达侯马以后、原平以前,一路上都是乘坐火车。而且在侯马、原平,上火车之前、下火车之后,都是各休息两天。从原平到大营镇是乘坐汽车。这在红军时期每天都要靠两条腿行军是不可想象的。

48年在华北步兵学校,经过长征的红军干部有几个,比如郑旭煜、王志廉、乔新松等等。但在校一级领导中有职务,有资格做长征报告的,只有郑旭煜一个人。48年、49年,各有一段时间,部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讲长征,郑旭煜几乎成了专业报告人,给学员们,也给新入伍的大中学生讲长征。这种的报告会一般都是政委张明河亲自主持。有时,好讲怪话的张明河也会犯自由主义,他是豫南打游击出身的红军干部,紧挨着大别山地区。他对身边的参谋干事们说:别以为只有长征才是干革命,打游击就不是干革命。在敌后打游击同样光荣,都是干革命。

郑旭煜作报告,有时会有点口头语什么的。比如“要死”,“冷得要死”、“冻得要死”、“饿得要死”、“累得要死”,张明河讥讽说:什么“要死”,这不是活过来了吗?

有关李青川参加革命前的一段经历,即八路军在阎锡山帮助下乘坐火车、卡车奔赴前线,前后参加两个会战——平型关会战和忻口会战,都是李青川所在的晋军宪兵部队出面调集的车辆并维持纪律。阎锡山为八路军提供给养、军装,还有大米这一段回忆,就是在李青川的“启发”下郑旭煜才回忆出来的。当然,运煤的车厢或是运牲口的车厢这段不愉快的话题就免去不提了。

赵再生、张明河、张迺更、翟家骏、李青川等一帮领导人都是清一色的北方人,看见唯一的南方人郑旭煜一天到晚跟着大家吃小米饭、小米面馍,吃得很香,当时曾笑话说:“你这个吃大米的南方人,现在吃北方的面食都习惯了?”

在灵丘县抗战大事记里,记载着:

“1937年9月16日 东渡黄河挺进晋东北内长城抗日前线的八路军115师343旅及独立团,在师政训处主任罗荣桓、343旅旅长陈光率领下,凌晨3时从繁峙大营镇出发,经横涧、桥儿沟跨过内长城进入灵丘冉庄地区。同日,浑源县城失守。

19日 八路军115师343旅及独立团从冉庄经独峪进抵灵丘上寨地区,隐蔽待命。”

23日,

上午 聂荣臻率115师344旅团以上干部到达上寨。林彪在上寨小学校召开师、旅、团级主要领导参加的作战会议,决定利用平型关东侧乔沟一线有利地形,伏击增援平型关前线的日军,并确定了各团的作战任务。

郑旭煜当时回答说:“人的肚子饿极了,什么都能吃。在狼牙山八年,早改过来了。最初也不容易,35年底在甘肃,成天吃馍,吃面,哪里见得着大米?白面、莜面、玉米面,小米面,你不吃吃什么?37年乘火车上抗日前线,那时候跟阎锡山的关系很好,他还希望咱们八路军到河北去,给他的山西把大门呢。那时的粮食由阎锡山供应,在一大堆白面当中,还给了几袋子大米,山西晋南水田产的大米。115师吃了顿大米饭。只见满火车的江西人、湖南人、福建人,见着大米饭不要命了,连菜都不吃,那叫一个香……”

中午 115师在上寨小学校东侧土坪上,召开全师连以上干部参加的平型关战斗动员会。罗荣桓主持会议,林彪布置作战任务,聂荣臻作了政治动员。

下午 115师各旅、团分别从驻地向指定地点开进。

这一天天降大雨,天色如黑,独立团冒雨前进,赶到上、下北泉村。第二天一早,部队赶往涞源通向灵邱的必经之路——腰站。(这是马辉回忆录中的记载。文献中记载;独立团当日下午到达灵丘以东45公里的腰站,天黑前进入驿马岭下阻击阵地。该团先头部队途经白洋铺时与日军侦察小队接触,将敌军击溃。)

此时的时间是1937年的9月23日,距9月25日打响的平型关战斗,只有两天。这也是独立团脱离115师大部队单独作战的开始。以后的抗战八年,独立团始终孤军作战,再没有同原归属的115师大集体战斗在一起。

回顾一下,沿途的行进情况。从三原县到韩城县,途经富平、蒲城、澄城、到达韩城。这一路都是步行。但已经没有了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以后原独立团的红军老兵们谈起往事,说起从陕西到河北的这一路上,最大的感受是每天能吃饱饭,还不打仗,晚上能放心的睡大觉。所以这一路走得很顺利。韩城县紧靠黄河,是八路军115师、120师、129师三个师的渡河地点。115师是第一个渡河的。渡河地芝川镇,在韩城县城偏南,黄河最狭窄的一处地点。独立团在芝川镇仅停留了半天,就在陈正湘团的帮助下(杨成武回忆是李天佑团帮助的。杨成武的回忆更准确一些)渡过了黄河。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