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舞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大明嫡长子 > 第840章 石塘港的海风

第840章 石塘港的海风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这种贫富差距,也就是当地驻军时刻备战,不然真的出事。

载垚听完了这些,又到石塘港内的街头去看了看,这里和内地的闹市就没什么区别了,无非就是些,不过倒是能看到不少当地人。

这些人操着很不熟练的汉话,说起来还有几分滑稽。

之后他才回到重兵把守的总督府。

原有的那万余海军和三万余百姓,就是吃到肚皮子撑了也吃不完。

不过这种舒服的日子,是怎么来的?

第一,占别人家的地。

第二,低价雇佣当地的劳动力。

说雇佣都是给自己脸上贴金,其实就带点压迫。

“石塘港这地方呢,西面临海,东面是山,东南面是贝湖,南面也有平地,不过地方不大,不远就又是山了,只有向北,是大片的平地。原来无人的时候,那里是一片红树林。不过后来经过农科院的专家来一两年的观察,发现这块平地地势宽广,当中又有一条河流经过,且有不少支流,每年降雨多,天气也热,最是适合种植水稻。

所以从正德十七年开始,大明便开始鼓励百姓在这里砍林垦荒。这些年下来,大明海军护航商队,深得百姓信任,所以大批闽、粤百姓开始乘船而来,直到现在,仍然有垦荒百亩、一家尽得的好处。”

载垚点着头,“每户百亩,到如今有多少户了?”

“回三殿下,一共五千余户。”

“那么就是五十万亩,三四年的功夫,能得良田五十万亩,看来还真是个好地方。”

但也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过来给大明人干活出力,至少不饿肚子,而在别的地方那就是吃了上顿没下顿。

不然得话,咱自己的人又得垦荒,又得种地,还一年三熟,一户四五口人,种一百亩地,那是累死也做不到。

说白了,大明百姓都在这儿当起地主来了,佃户都找得本地人。

多出来的粮食,一是卖给吕宋国的权贵,二是还要供应石塘港的军粮。

人少地多、再加差不多免费的劳动力。

如此一来,石塘港不仅仅是商业的港口,而是背靠着数十万亩良田的商业港口,也难怪一出骚乱,他的父皇马上就派重兵。

不仅如此,这片平原地区的广大到现在也仅仅是开个头而已,它的潜力,不要说一成,成都还没有达到。

种田么,大明的百姓最是擅长了。

农具、种子、种植技术,在朱凤的筹划下,大明是把人才、技术再加物资一整套的搬运过来了,而且赋税更轻。

因为这个地方雨热充足,每年可以熟三季,像是今年,粮食总产量可以高达700万石。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