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舞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海上长城 > 237 三月杂记

237 三月杂记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对于海抗军的海军来说。三月份也不知道算是喜剧月还是悲剧月。

太平洋号战列舰,经过了几个月的抢救,终于可以浮起来了。()按说这不是一个好消息吗?但是如果你看到现在的太平洋号,就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事情是这样的。在打捞队到达索马里之后,经过检查,最终确认太平洋号战列舰的龙骨的确没有被损坏。于是海抗军的修理工和打捞队的弟兄想尽了办法,也幸亏太平洋号战列舰上的发电机组给力,总算经过几十个ri夜不停的劳动暂时以薄钢板补好了全部漏洞。

由于不少时间都需要水下作业,简单的修补也不是那么容易,可以说打捞队的弟兄们几乎想尽了一切办法,付出了极其艰辛的劳动才做到了这一点。

本来包括李广在内,觉得补上了漏洞,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但是一个新问题出现了,即使排空了舰体内的海水,太平洋号仍然浮不起来。

1941年3月,对于德国的潜艇部队来说是一个极为悲剧的月份。()..♠在这个月里,英国皇家海军战舰上装备的雷达开始发挥效用,德国人的潜艇部队损失惨重。其中最为令德国人痛彻心扉的是,英国皇家海军迅速解决三位伟大的德国u潜艇英雄,其中战绩排名前四的潜艇英雄中,有三位魂归大海。

李广有些奇怪,要知道海抗军还没有损失过一艘潜艇。按说德军潜艇虽然潜水时间不如海抗军的潜艇,但是有了通气筒,应该不会很容易被英国雷达发现的。现在的雷达技术还没有高超到能发现海面上小小的通气管和潜望镜的水平。

难道德国潜艇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改装水下通气管?

是的,德国海军的确还没有改装通气管。要知道克劳德是十月份才开始返航德国的,曲曲折折经过两个月才回到了德**港。等德国工程师消化了图纸,已经是四零年的元月底了。可以说,在国家层面上实施一项新技术,速度比起海抗军要慢上不少,毕竟在海抗军中这种问题往往是李广一个人就可以拍板。

德国海军内部进行了近一个月的讨论,有着极其谨慎严密科学jing神的德国人决定先改造一艘实验潜艇,然后再改进定型。

太平洋号满载时吃水是九米,但是冲滩搁浅所在海域白天水深只有三四米,晚上涨chao时也不过六七米。总之水深不够,根本就浮不起来。

这可是一艘三万多吨的大家伙,海抗军没有舰艇能够拖拽的动,大英帝国也没有能够拖拽的动的战舰。当初胡博丰想到了学法国人冲滩,但是他不知道的是法国人的战舰冲滩,海滩到处是沙子。而且法国人对于环境熟悉,冲滩的位置也都是斜坡,容易在修理后被拖拽下水。

德国人的这种严谨固然使得他们的通气管技术已经采用就超过了海抗军的设计和制造水平,但是也拖长了这种新技术的装备时间。

三月份德国潜艇部队的惨重损失,促使了这项改造计划的迅速实施。要不然德军想实施这个方案至少还得半年。

不过德国人拍板的速度虽然慢,但是一个国家的底蕴是海抗军无论如何也难以比拟的,随后的几个月时间里,德国人一边作战,一边改造。经过了几个月的准备,大规模的改造从八月份开始,到了年底已经把上百艘远洋潜艇全部改造完毕,工业能力很是惊人。到了四二年中,又把数百艘三四百吨级别的潜艇也全部改造完毕。

不过眼前,英军自以为找到了对付潜艇的法宝,正是风得意,一时间压制的德国潜艇不敢轻易发动袭击,英国商船被击沉的吨位急速减少,据说一个月的损失从最高峰的五十万吨已经减少到了十万吨以下。

其实这种损失的减少,不完全是英国人护航能力加强的功劳。这里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德军为了支援地中海战场,竟然把并不适合海战的潜艇用到了地中海方向,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战果,但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对于英国的威胁远远没有袭击商船那么大。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