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舞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皇宋锦绣 > 第四百五十五章 未来的路

第四百五十五章 未来的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一个小小的上海,就有3000多万的常驻人口,还不包括大量的流动人口,超级大城市的容纳程度,是远超过的其他城市的。

一个定海军,这么小小的地盘,就容纳了这个时代不可想象的100多万人口,一个更加庞大台湾,能够容纳的更多。

更别说台湾之后,还有小一点的海南岛,更加庞大,甚至是富庶的东南亚诸岛,这些本身就是自然分布在中国旁边的岛屿,却在中国放弃了海洋之后,成为别人的肥肉,现在,在赵信穿越了之后,又深刻认识到未来属于海洋时代的前提下,更加不可能放过,一定会获得更大的发展的。

赵信从造船厂出来,今天的进度比较满意,却跟他预想的有些差距,不过这些事情也急不得,只能够慢慢来,他缓步走在港口上面,港口的第二期第三期工程,正在紧张进行,这是规模庞大的现代化港口。

看着远方的落日,赵信是浮想连天,达北宋已经快要两年的时间了,除了最初的半年多时间,一直挣扎在生存的前提下,是被动的,强化战斗力的发展,之后的一年半,从大名府开启,然后到定海军,全部都是在商业和工业上的发展。

比如说,传统的黑陶窑,一次性的出产的,也就是上万件黑陶,在控制等诸多的方面,并不的严格,有时候成品率能够保证在7成以上已经算不错了。

可是定海军从各地聘请名匠,然后通过汇总,用科学的实验的方法,一步步的减少消耗,降低一些不必要的消耗,同样加强配方,提升成品效率。

能耗降低一两成,成品率提升到九成八以上,这样方方面面减少,就可以降低成本,这可不是一两成的降低,甚至是五六成的降低,

在大宗商品之中,一成的降低,就足以让一个家族兴旺发达,两成就足以造就一个区域的特产,三成以上,就是无以伦比了,任何关系和背景,都无法抗衡的东西。

就如同大名铁匠作坊来说,就算是赵信还是皇子身份,在同样的条件下,甚至是成本稍稍少一点的前提下,也不可能动摇铁匠的订单。

这个发展势头非常的凶猛,也就是到了炼铁厂出现了巨大的事故之后,这才稍稍的放缓,却还是快速发展。

半年的时间之中,赵信除了强调安全生产之外,也对生产进行了一些调整,从原来的四面开花,逐步放在了有目的发展,现在的定海军,已经有些不一样的感觉了。

定海军已经拥有了一个城市的样子,并且去掉了所有的隐患之后,稳步的向前发展,可是在赵信眼里,这还是有些太慢,需要决定方向,那就需要赵信来抉择。

可是大名铁匠作坊直接就降低了一半,从原来80文左右,降低到了40文,后面,又降低到了30文以下,这还是成品,而不是最原始的铁料,这种情况下,哪怕贾朝昌贵为枢密使,都无法动摇这样的订单。

现在,其他的产品也是一样,哪怕都是民品,却更加合适,对于升斗小民来说,在同样的效用的前提下,能够节约成本,对于普通的农户来说,是天大的惊喜,他们不可能拒绝的。

工业替代的手工业,必然会带来原始的手工业者的破产,因为北宋的富庶,暂时还没有展现出这种可怕,但是赵信未雨绸缪,对于人口的需求,是永无止境,只要造船业获得发展,基本上获得差不多的远洋船只,就会向外扩张。

一个定海军,就能够容纳下100多万人,那么边境的众多岛屿,台湾海南岛呢,甚至是东南亚的,辽阔的海洋会给他足够的养料,并且借助这些养料逐步的发展,最终变成一个庞然大物。

保守估计,台湾抛开中央的那些山脉,仅仅是海边的这些平原,就足以的容纳超过5000万的人口,这还是在相对比较稀疏的前提下,后世的台湾,甚至都拥有了2000万以上的人口,。这是在跟大陆相互不流通的前提下,不然在大城市和集中的前提下,最少能够容纳5000万以上。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