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舞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皇宋锦绣 > 第四百九十二章 朝会焦点

第四百九十二章 朝会焦点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正因为无法确定,所以贾朝昌的脸色非常的难看,本身之准备到春暖花开在动手,可是很显然,没有那么多的时间了,必须要等到年节过去之后,就动手了。

类似想法的人不多,抱大腿的却不少,聪明人哪里都有,总之,韩琦一下子,成为了整个朝堂上面的焦点,无数人的眼光,投向了他。

以前统兵过的他,骑马并不陌生的,从灵州的汴粱,不过是2000里左右,他一共用了10天的时间走完,抵达汴粱的时候,已经是腊月20以后了,因为相当的低调,甚至没有回到枢密院,只是到了仁宗这里报备了一下,所以很少有人知道他回来了。

听到了韩琦这个名字,整个大会之中,不少人注意了过来。

韩琦回来的非常的快,又比较的秘密,知道他回来的,也就是最顶层的寥寥几人,剩下的全部不知道。

可是这一年半之中,韩琦在整个汴粱的名声,可不是一般的大,单纯西北一战,只是名将的话,接下来的灵州和议,还有西北水利工程,那就是神奇了。

化不可能为可能,这么出将入相的人才,就算是文星闪烁的北宋,也算是少见的,最关键的是韩琦还年轻。

韩琦确实回来了,在西北的一年多时间之中,他已经立下了可怕的功劳,无论是奠定灵州一战,拿下兴庆府一战,再到后面,商议灵州和议,这三个之中的任何一个,都足以让他拥有成为枢密使的功劳的,更别说,后来,通过调整,利用灵州协议的一部分,建立了一个规模庞大的西北水利体系。

这才是第一年,整个西北水利体系,还没有最终完工,可是在西平府附近的水利工程已经展现出了威力了。

在五六月份,最后一批种植粮食的时候之前完成的部分水利体系,让西平府一下子增加了500万亩的水浇地,还有300万亩的旱地。

通过种种方法,吸引了足够的民众,再加上出色的农具和牲口的帮助,这些土地被种植了下来,哪怕只是收获了一季,水浇地3石左右的收成,旱地1.5石的收成,也让灵州收获了1650万石的粮食。

水利工程,包括土地去,都是属于灵州的,所以他们会收取大概一半收益,剩下的归种地者,地广人稀之下,整个西北才涌入了60万人,剩余一半粮食,足够养活他们了,而灵州获得的大概是800万石左右。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韩琦已经接近四十了,可是在整个北宋的政坛,真的算是年轻的,曾经三十多岁,就做到枢密副使的位置,那是跟着新法出来的,并不稳定。

可是现在,当西北一连串功劳之下,以前的级别,再怎么的有些虚,也变成实的了,这么悄无声息的回来,等待他的会是什么。

一些急于抱大腿,开始在心中盘算着新的想法,而一些有直接利害冲突的,则是另外的一番想法。

比如说贾朝昌,他本身是准备明年进军,当时估摸着,韩琦虽然立下了大功,可是变法出身的他,在范仲淹受到打击的档口,几乎不可能在短时间回来。

可是他却回来了,在这个时候,他会担任什么位置,本身枢密副使,又在西北立下大功,更进一步是必然的,那么什么身份么,三司使,枢密使,还是首相。

800万石的粮食,这是西北怎么想,都不会想到的可怕收成,哪怕是按照汴粱的价格,这笔收入也高达560万贯的,更别说,在西北,粮食远比汴粱高的多的。

正是这么庞大的粮食,让韩琦最终,还是被召回来了,之前没有让韩琦回来,那是因为,整个西北的水利,包括西北的军事,也离不开韩琦。

可是现在,一切都稳定了,虽然水利工程还没有最终完工,可是主体已经差不多了,剩下的就是枝节的问题,移民和建设,也已经度过了最初的关键时期,毫不客气的说,只要是差不多的官员,就可以让灵州持续下去。

相对而言,韩琦自身的威望,在西北达到了巅峰,有统兵的能力,有了灵州和议的巨额财富,现在,又有了粮草,哪怕是防备上面,也必须把韩琦调回来。

韩琦是在接近年关的时候,接到命运的,本身要求他不用那么着急,可是一切基础奠定之后,归心似箭的韩琦,居然直接轻车简从的骑马回归。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