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舞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皇宋锦绣 > 第六百二十九章 渔船下水

第六百二十九章 渔船下水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捕捞上来的鱼,通过简单的处理,去掉头和内脏,然后用盐来腌制,大概10斤鱼用半斤左右的盐。

这个设计好的渔船,最多能够容纳400吨的鱼,也就是说,差不多需要20吨盐。

如果按照北宋的价格来买的话,这个盐可就贵了,好在,定海军自产,20吨的成本,并不是很高昂,一斤在2文左右,而不是北宋的一斤45文的超级高价。

人员已经招募完成,并且在相应的船上,进行了一系列的训练,这中间,主要是拖网的使用。

在新船没有下水之前,会按照比例,用两个小船稍稍的改装,进行试验,如何的放置拖网,如何的回收,如何的捕鱼,这一点,全部都有。

赵信很清楚,使用晒盐的方法,可以很廉价的获得盐,定海军对盐的需求不少的的,不但是100多万人需要吃的盐,也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数字,

在这个时候,定海军自己都会晒盐。只不过,赵信严格的控制,虽然他知道,他的盐,只要进入到北宋,他甚至可以提供更好的,可以供给整个北宋的盐,可以让盐的生产成本降低。

北宋,工业化所带来的效率,比起这个时代的土法来说,不知道要强大多少,虽然说,整个定海军,只有30多公里的海岸线的,在这个海岸线上面,因为港口和其他的东西的,能够利用的不多,可是在这样的前提下的,

定海军比较的克制,在这样的克制下,还是可以生产处不少的盐的,整个定海军的盐价,只有寻常的盐价十分之一,这实际上,已经比北宋的生产成本低了。

定海军使用的,也不是北宋那种粗盐,北宋的盐,海盐的话,大部分是用煮盐的方法,这种方法,会蕴含较大的残渣,甚至一些不溶于水的东西,都会留下来。

这是简单的东西,主要是一把力气,通过一定的机械,把渔网放下去,并且拉起来。

新船下水,意味整个捕捞开始运作了,3船人员早已经到位的,今天,就会进入海洋,在周边进行实战演练。

庞大帆船,一个个的进入到引水道,然后进入到运河,运河虽然宽大,却不如海洋,船只是挂了三分之一帆,在风的作用下,缓缓的加速,大概用了一个时辰,终于进入到海洋。

操控帆船的,都是熟手,是赵信专门从其他的实验船上面抽调过来的,他们控制的船相当的灵活,而那些渔夫,他们也紧张的站在甲板上面,今天,会开行三四十海里,大概用2个时辰,寻找鱼群,进行一些捕捞的尝试,大概在傍晚,会回归的。

这个过程,大概会持续一周左右,以训练和发现问题为主,一旦整个船上的人员,都熟练的话,才会真正的去远洋作业,到时候的效率,肯定要比现在高,类似现在这样,一天绝大部分的时间,都放在赶路上面了,捕鱼的时间并不长。

对于它们,北宋没有一个很好的处理方法,就只能这么吃。

可是在定海军,首先完成晒盐之后,把盐重新融入到水中,通过过滤,蒸腾,再一次的处理之后,得到的就是跟西夏的青盐一样的雪白的盐,干净程度和美观程度,肯定是的上一个档次。

跟普通的盐丁,用柴火的方法煮盐,定海军就是集中化和大型化,盐田晒盐付出了一定的人工成本,然后煮盐,使用的不是普通小炉子,而是大型的锅炉,对于能量的利用率,要高很多的,就算是多了一层步骤,又一次煮盐的过程,可是成本依然很低。

在这样的前提下,定海军,可以负担腌制海鱼,甚至可以有较大的浪费。

按照实验和计算,一艘渔船,差不多需要的100人左右,其中水手大概是40多个,剩下的,都是渔夫,其中负责操纵拖网的大概有30人左右,还有20多个,选择的是妇女,她们就是在船舱之中,用于处理海鱼的。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