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舞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皇宋锦绣 > 第六百四十二章 铁路争夺

第六百四十二章 铁路争夺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在所有人都争吵不休,甚至胡说八道的时候,叶清臣看时机已经到来了,拿出了他的奏折。

先声夺人,首先就提到了铁路的造价,当100里,30万贯的造价出来的时候,整个朝堂上面,鸦雀无声。

北宋也是近两年,才有点好日子,之前别说30万贯,3万贯的支出,都可以上大朝会了,一些重点的项目,因为没钱,而被推迟,甚至引发了非常惨烈的后果,现在,一个百里30万贯,一条贯通的汴梁和京兆的铁路,千里多的话,岂不是要300万贯。

一些本来只想挣一争便宜的,基本上都偃旗息鼓了,这个数字之下,不是下面的部门能够争夺了。

昂贵的造价出来,一部分老学究们,立刻提出了反对,这个劳民伤财的项目,应该废止,不应该兴建下去。

四京是肯定要的,边境也肯定要,最少说,一条通往西北,一条通往辽国,一条通往四川铁路是必要的,这中间,还要加上一条丁海军的。

丁海军产出的商品,已经在北宋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单纯枢密院,三司,甚至是六部,都跟丁海军,有非常紧密的联系,这种情况之下,丁海军的地位也显现出来,一条铁路丝毫不为过。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七八九条的铁路,最长的三四千里,最短的也有一两千里,算下来,最终可能修建的铁路,差不多有5万里以上。

这中间,还没有考虑,赵信所说的复线,马车的制动力不行,就算是密集的使用,相隔的距离也很远,这就不能够完全发挥出铁路的作用,再加上,只要有一个疏漏,在计算和放入的时候,出点差错,一条铁路两个火车对开,连躲闪的地方都没有,堵在哪里,会出不小的问题。

为了提升效率,加强运力,复线是肯定要的,甚至丁海军在汴梁跟应天府的铁路线修筑的时候,就已经预留了一些,比如说,所有的桥,都是双面的,只是使用了一半。

这一点,叶清臣也有准备,他根据赵信的提点,加上铁路运转的实际情况,讲述了铁路货运可能获得的收益,只要火车能够运转30%,这一条铁路每年的收益,就高达18万贯。

5年回本,还是投入巨大的,这门生意绝对是值得做的,虽然对于民间而言,高利贷的收益很高,可是那不适合政府的行为,更别说,这个铁路对于北宋在运输上面的重要作用。

当叶清臣一条条的把所有的东西,都给讲述出来,枢密院和户部都知道,他们没有机会了,无论是准备,投资,还是计划上面,三司都拥有天然的优势,这一点,不是他们能够左右,同样的,收益上面说,这一条铁路也必须要并入三司。

朝会就这么的结束了,铁路最终归属于三司,不过,在户部和枢密院需要的时候,可以协调,优先保证军方和户部的需求,而不是赚钱。

这一点,叶清臣代表了新成立的铁路司决定了,然后仁宗定下调子,给三司一段时间,确定接下来铁路修建的计划,拿出一个完整的方案,然后在大朝会上面讨论决定。

只要这边同意,可能一个多月的时间,就能够把复线修建起来的。

单线就要命了,复线,就差不多是10万里,这个太庞大了,庞大到叶清臣也忍不住颤抖。

可是一旦这些完全贯通,北宋大部分的道,跟京城之间的联系,就逐步紧密了,最多就是两三天的时间,这对于北宋,对于中枢的管理,简直是太重要了。

正因为如此,叶清臣在之后的一系列计划之中,还是要跟丁海军合作,甚至会拿出种种的条件,增加中枢和三司的话语权,当然了,钱方面,还是丁海军多出一点。

叶清臣的想法,赵信不知道,就算是知道了,也不会在意的,铁路对于一个王朝的整合,是巨大的,他会让偏远的地方,叛乱再也不是那么的容易了,就算是叶清臣不提出,未来赵信也会努力的做到,甚至就算他没有控制北宋,也会有直接的好处,工业化生产的庞大物资,将会倾销到北宋,这对于扩大工业化,并且招募人口,都有巨大的作用。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