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舞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香港小亨 > 第112章 时不待我

第112章 时不待我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怡和系见到包玉刚如此狮子大开口,自然是不愿意。双方不欢而散之后,在股市中的收购战,就从没有停息过!

怡和系将金门大厦卖个10亿港元,并且四处筹借资金,自然是找机会就暗算包玉刚

可以说,今年的香港股市,核心热点只有一座大厦——“金门大厦”!

怡和通过卖“金门大厦”获得10亿港元现金,突然发动对“九龙仓”的增持!

下半年的时候,“金门大厦”的买主佳宁集团,通过炒作“金门大厦”概念为导火索,借壳“汉美企业”得以上市,并将“佳宁置业”股票炒作成天价

九龙仓在股市中公开发行的股票不过是9000多万股。

怡和系的旗下的置地公司,作为第一大股东,仅仅持有2000万股。在78年的时候,九龙仓每股13元左右的时候,李嘉诚和包玉刚先后想到要收购“九龙仓”。

李嘉诚和包玉刚两人事实上之前并没有多少的交情。

两人唯一的共同点,都是汇丰公司支持下,一个建立了香港最大的地产公司,一个成为了拥有2000万吨轮船的世界第一船王。

这两人在金融市场自相残杀,汇丰银行是不愿意见到的。

时不待我,接下来一段时间,香港股市,有一系列的重大事件发生。短期内,张少杰必须全身心去艹作,赚些钱,用以支持自己的文化娱乐产业的发展!

(未完待续)

所以汇丰的主席亲自劝说下,李嘉诚与包玉刚达成谅解。李嘉诚将他购入的2000万股按照市价卖给了包玉刚,而汇丰银行将另外一家大公司“和记黄埔”的股票半卖半送的交给李嘉诚。

这样,包玉刚拥有的股份一下子达到了3000万股,占据了九龙仓股份的30%,一度超过了怡和系持有的九龙仓股票。

之后,在79年开始,置地公司与包玉刚,就比赛一般不断的收购九龙仓股票。两家巨头的争相增持,一路将九龙仓的股价推高到了50多港元以上。

置地公司面对包玉刚的咄咄相逼,曾经提出和解,愿意用怡和旗下的优质物业资产,换取包玉刚的手中的九龙仓股份。

包玉刚提出——要金门大厦、星光行、以及半山区的部分住宅小区。这些要价,不但超过了包玉刚持有股份的市值,甚至比整个九龙仓公司的市值加起来还要庞大。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