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舞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华夏立国传 > 第二十六章 凤求凰

第二十六章 凤求凰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到明年自己的军队都编练出来了,发军一支,再和范老神仙里外响应,这益州蜀郡就稳稳当当姓曾了。曾华深深地看了一眼跪坐在那里的范敏,看到娇艳无伦、灿如玫瑰的美人,他娘的,老子全认了还不行吗?

“请范公子放心,哦,还有范小姐,请二位安心!范老先生是曾某倾慕已久的人物,这次被邓、隗二贼陷害,我就是拼上身家性命也要救他于水火,保他于安危。”曾华信誓旦旦地拍着胸脯说道。

当晚,曾华吩咐仆人奴婢将梁州刺史府的西院收拾干净,将千恩万谢的范哲、范敏兄妹安置好。

接下来的日子里,曾华在忙着各项政务之余,就是接见闻榜而来的“贤才”。这些人或是南逃下来原北地的世家子弟,只是现在已经掉了身价,不敢再持才桀骜了,乖乖地报投南郑招贤馆;有的是益州、梁州、荆州等地的寒门子弟或败落世家子弟,听闻名震天下的曾梁州诚心招贤,不由纷纷卷起包袱就过来了。而且曾梁州在给各地的函文中说的清楚,但凡报投南郑招贤馆的学子才士,都可以向当地官府借盘缠若干,等到了南郑再由梁州刺史偿还各地官府。

由于曾华现在是当红辣子鸡,各地官府接到函文都不敢怠慢,如实地传遍各郡县,然后真的借盘缠给那些心动的学子才士,当然了,梁州刺史府也不会赖这些钱粮,自然会“真金白银”地把那些来投报的学子才士们的盘缠给一一还清了。如此一来,新上任的梁州刺史曾华爱才纳贤的名声也传遍了东晋各州郡,甚至一直传到江北中原。

当日留守成都的曾华是非常清楚范贲的“威力”和“影响力”,不敢怠慢,好生将其隆重护送回青城山,并拨了许多钱粮和财物赠与范老先生。

在曾华离成都去梁州赴职的时候,不知为什么却没有将这茬跟新来交接的蜀郡太守顾泰说明白,拍拍屁股抬腿就走。而顾泰来了之后是两眼一摸黑,那清楚这里面的底细,只是忙着统计人口,编制户籍,清理土地,查点豪族。可是没过多久,蜀中这个没有人压制的**包终于被邓定、隗文给点燃了,顿时将屁股还没坐热的蜀郡太守顾泰给端了。

邓、隗都是成汉的“老人”了,当然知道老范家在蜀中的势力,刚占据成都就派人去西山(青城山)请故丞相范贲出山。

但是范贲早就看明白了邓、隗等“成汉赤诚旧臣”的谋事不是为了私欲己愿,就是异想天开、不切实际,都是秋后的蚂蚱,没多大的蹦头,于是说什么也不愿意出来。

但是邓、隗却是铁了心要奉范贲为主,天天派使者,日日写血书。他们知道,就凭自己的名望,顶多聚个一、两万人,而且说不定哪天就给你散了。但是范贲出马就不一样,他可是成都和蜀中天师道的首领,群众基础不是一般的深厚。他要是振臂一呼,整个蜀中立即就会应者如云了。

不过以前经常“不着家”的曾华现在不管多晚都要回府“休息”,而且经常或大摆宴席盛请范家兄妹,或小亭池边设茶会,赏花观鱼,不亦乐乎。

这天夜里,在西院畅谈许久才依依不舍回来的曾华在卧房床上里碾转翻侧,怎么也睡不着,不由披衣坐了起来,看着慢慢投进窗来的明月,不由一时呆了。过了一会,干脆穿上便衣青衫,推开房门,轻轻地走到院子里。

这里的明月更加皓亮,照得院中的花影摇拽。曾华连声大呼,叫仆人取来酒壶酒杯,在院中的石桌上喝起酒来。

独酌是很容易醉的,曾华很快就有五分醉了,不由摇晃着站起身来,举起酒杯,高声吟道:“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于是邓、隗看软的不行,干脆来硬的。借口晋军意欲加害范老神仙,派兵将范贲从青城山“接回”了成都,然后大开成汉故宫殿,齐聚“文武百官”,山呼万岁,就这样硬生生地把范贲拥做了“皇帝”。

范贲也早料到了这次恐怕不能善了了,早早地就派心腹将自己的儿子和女儿送出青城山,在梓潼郡藏了一段时间。

范贲临别时曾经对范哲说过,一旦得知自己被拥立,马上去投奔汉中曾梁州,因为到了那个地步全天下只有他能维护范家了。

听到这里,曾华心里不由长叹,人要是活到这份上了,那就跟妖精没什么区别了。这位范老神仙是吃准了自己早晚要伸手到益州,也吃准自己想在益州蜀郡站稳必须借助范家的名声。他这次预先派儿子和女儿过来,就是先跟自己打好关系,奠定合作的基础。

自己该什么办?接受老神仙的诚意吗?自己在梁州的基础一稳定下来,最迟明年就可以发兵益州。自己倒不担心现在有人来插手,从目前的局势来看,周家父子能把自家健为郡那一亩三分地稳定下来都不错了,而广汉德阳的杨谦和萧敬文能不退到自己的巴西郡就已经不错了。而另一个有能力平定益州的桓温是不会轻易离开荆襄老巢陷在益州的。当初他西征成汉的目的就不纯,怎么可能在最麻烦的时候出手呢?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