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舞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华夏立国传 > 第六十七章 金城之战(二)

第六十七章 金城之战(二)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毛穆之在固原山的营地里接到哨兵的报告,连忙爬起来登上箭楼一看,远处黑暗中有三点红光呈三角形在跳动。毛穆之不由大喜,立即传令给金城的乐常山:“曾大人先前传令给我,要我守金城渡河南,他取金城渡河北,以三堆火为记号,现在信号已经发出,该我们出兵了。”

乐常山在金城等得都快发霉了,当初毛穆之给他的命令是让凉州军深入再围歼之,所以只好干守在金城。后来毛大人来了,但是没有想他也不动,就屯在固原山,而且还让自己继续固守金城。想不到今晚毛大人传来信说,自家军主已经绕到金城河北去,现在开始准备包饺子了。乐常山这个乐的,也开始有点埋怨起毛穆之来,要是他早告诉自己军主也会插手,自己肯定把陌刀磨得亮亮的。因为他知道,依着自家军主的脾气,不是大买卖是不会亲自出马的,看来这凉州不准备掉层皮也得准备卖家当了。

第二日一早,一场突如其来的春雨让凉州军感到有些喜悦,俗话说春雨贵如油,只有足够的春雨,春耕才能顺顺利利。不知家里的春耕开始了吗?老婆孩子和父母老人不知能不能应付那几亩地?望着细如发丝却很快将地面湿润的春雨,凉州军士们又有点犯愁了。

这时,有数百支牛角号在远处吹响,那低沉浑厚的声音就像是远古时代传来的一样,居然将刚才还隆隆作响几声的春雷掩盖住了。而本来就不大的春雷开始还不服气地对抗了几下,最后在气势上远落下风,于是就干脆悄悄地消失,将天空让给了长撼不已的号声。

号声过后,一阵可与号声媲美的声音继续从远处传来。凉州军士不由侧耳倾听,发现这声音是由四处传喊的口令声,还有上万人齐声高颂的声音。这高颂的声音彼此起伏,由数百、上千人念着一种口号,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成,就像无数乌云汇集成暴风雨一般。

“大人,这个我知道。扶风郡的豪强纷纷举家投靠邻近各郡的亲戚家,而没有办法只得留在扶风郡的豪强无不是度日如年。”笮朴也笑着回答道。

“武子先生是个心软的善人,听到投奔京兆尹的扶风豪强哭诉,就跑到我这里说景略先生治政过于刚猛,恐难久行。我回答他说,谁叫景略先生的名字中带了一个猛字,你不想让他刚猛都不行。武子是个厚道人,听我这么一说反倒不好说什么了。”曾华接着笑道。

“素常,你说四海晏清的太平日子到底是怎么样的日子?”曾华在谈笑后突然问道。

“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人人不用担忧自己和家人的安危。”笮朴想了一会才说道。

“素常先生说的是人人衣食不愁,安危无忧,这才是真正的四海晏清的太平日子。”曾华杆感叹道,“只要百姓们不用感谢别人赐予,不羡慕别的盛世,这就是太平盛世了。”

在这高声念颂声中,凉州军士还能听到整齐脚步声,就像一阵低沉的鼓声一样,在细细的春雨中一起传了过来。最后,凉州军士和沈猛、王擢等人终于看清了前面有上万黑压压的秦州军列着长方形的阵形,随着口里念颂的口号迈着整齐的步伐走了过来。

“不感谢别人的赐予,不羡慕别的盛世?”笮朴有点不明白。

“老百姓安安稳稳地过日子,自食其力,不用感谢这个的恩赐,不用感谢那个德泽,这样的日子才是老百姓该过的日子。不用羡慕和追述别朝的盛世才是真正的盛世。”曾华微笑着解释道。

听到这里,笮朴略有所思地点点头。

在两人的谈话中,最后一批飞羽军和坐骑终于渡过了河水,而那位李才在狐奴养的“教导”下也愿意充当向导。

曾华率一万五千骑兵日夜不休地沿着河水南下,花了一天时间,奔到金城相对的河北数十里之处,然后在晚上派骑兵在金城对岸的河边点起三堆大火。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