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舞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华夏立国传 > 第九十八章 远方的客人(上)

第九十八章 远方的客人(上)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荀羡一愣,连忙转头过来问道:“谁?”

主帅殷浩觉得自己打了大半年却没有什么好的胜利消息,心里也是那个着急呀。于是就想策。后来手下人说北府兵器好用,当即就有了想法。要是自家军队都装备上这种“先进铠甲和兵器”,那岂不是无往不利?不过这是不可能的,但是殷浩把这也看成一个重大的机会,准备去北府要一批兵器回来。

谁去呢?去个一般人还办不成这事。又不好意思叫朝廷地大佬去,自己去吧?殷浩有自知自明,虽然曾华和自己挺客气的,但那是表面上的工夫。自己真要是去讨兵器。估计只能要来菜刀数千把。

谢尚去吧?他弟弟谢安跟曾华关系不错。而且他们老谢家通过刘惔家能跟曾华拉上亲戚关系。但是谢尚正坐镇睢阳,轻易动不得。要是他一走。周军突然反击,好容易打下的睢阳一线丢失地话,自己面子丢得更大。

想来想去想到了荀羡。荀羡在收复沛县之后基本就没有什么重大战事了,他主持的徐州方向没有什么强势的敌人。而且这荀羡和刘惔关系很好,在刘惔的介绍下,和曾华也通过几次书信,谈得还不错。

于是北中郎将、徐州刺史荀羡就这样绕道荆州,入武关上洛和蓝田关,直入蓝田县。

荀羡端起茶,轻轻抿了一口,惬意地闻着那清香,享受了一会才答道:“关陇本来就有三、四百万人口百姓,后来又从中原和江左将以前地流民招了回去,还多了许多他处的难民,恐怕有四、五百万之巨了,几乎有江左诸州的三分之二了。加上益梁又有百余万,还有并州、西羌,加上一起又有百余万,你算算他北府能有多少兵源?”

荀平听到这里不由脸色骤变。马上低声问道:“如此说来这北府实力远在江左朝廷之上了!”

“明眼人心里都清楚。”荀羡淡然地答了一句。

荀平不由急了:“那朝廷怎么会没有怨言呢?”

“谁说没有怨言?但是谁能奈何得了这北府曾华。有实力就代表一切,这是江陵桓大人曾经在书信中转述的一句曾镇北的名言。”荀羡摇摇头说道,“这北府哪一州不是曾镇北亲自带兵打下来的,加上他手段高超,几年时间就经营得如铁桶一般。现在朝廷唯恐得罪了这位地方诸侯,生怕跟他翻脸。毕竟现在地北府还是江左朝廷的地方,不比那些说称帝就称帝地燕、周等外藩诸国。北府的根还在江左朝廷,这里的人心多多少少还是向着朝廷的。”

“曾镇北是个讲情面、识大体的人,我亲自来要兵器援助,他肯定会给的,否则他没有办法给天下人一个交待。只是给多给少,我们要花什么代价的问题了。”荀羡最后长叹一声道。

第二日,荀羡一行上了两辆四轮驿车,在八匹驿马的拉动下飞快地沿着大道奔驰。在荀羡等人惊奇感叹地心情中很快就来到霸上。

从霸上去长安必须渡霸河,而驿车要渡霸河的话必须要稍微绕一下,从曾华曾经走过的长直渡浮桥渡河。

在浮桥上,荀羡看着两边的车流和人流,还有那满载着这一切的巨大浮桥,心中又是一番感叹。

这时,荀平却突然对荀羡说道:“大人,我看到熟人了!”

“大人。那这次我们来长安不知能否顺利完成殷大人的使命。”荀平听完自家大人的话之后,对此次来长安地任务感到担忧。

“这一年来,王师北伐,中路桓大人打得尸山血海可还是被挡在汝水梁县城下,再也前进不了半步。东路,我们打得精疲力竭,总算拿下了半个豫州,可是……”说到这里。荀羡有些说不下去了。殷浩指挥北伐不行,但是折腾起人来却是一套一套的。

他先表姚襄同母亲弟弟到建康做了一个郎中,摆明了就是扣为人质。然后又说丰县临近战场,要姚襄带领所属地流民三万户迁到徐州地夏丘等江淮之地去屯地,就这样把东路最能打仗的一员猛将从前线调走了。剩下地谢尚一个人独力难支。北上陈留的计划于是只能缓缓进行。

打来打去,江左打得是筋疲力尽。粮草还好说,兵源也好说,咬咬牙就挺过去了。但是这兵器就麻烦了。江左本来就缺铁,而且由于“历史遗留原因”炼铁业也不发达,北伐战役打到了一半,这兵器告急了。

而且东路北伐王师有少部分将士装备了北府出产的铠甲兵器,发现跟江左朝廷标配地简直没法比,那叫一个坚固和锋利,于是纷纷要求装备北府的铠甲兵器。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