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舞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敦煌天机 > 第13章 亡国单传耶律氏(2)

第13章 亡国单传耶律氏(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后代述说先辈功绩时,大多数会粉饰太平,拔高祖先。东北王当年所作所为,为天下正义之辈不齿,所以老同盟会对其下过“必杀令”。当年,江湖上有“欲杀张作霖,先除五虎将”一说,所以律忠国说的,虽然云山雾罩,但其逻辑性却是没有问题的。

“孙殿英看了丹书铁券大喜,马上下令兵围莫高窟,同时电告东北王,请他亲自来主持打开‘金山银海翡翠宫’的仪式。战争年代,有钱就有兵,有兵就有势,而东北王与袁世凯一样,都觊觎着皇帝之位。如果拿了莫高窟宝藏,距离其登基梦想也就不远了……”律忠国说到此处,幽幽长叹,“乱世出英雄,那个年代的每一个英雄、枭雄,都想当皇帝、坐天下,都想在历史上留名。哪像现在,太平盛世,人人都想赚大钱过好日子,目标单一,容易多了。”

我稍稍转身,向他脸上望去。

此刻,律忠国的表情十分奇特,完全没有担心焦虑,更没有恐惧和忐忑,而是一副“悠悠然心向往之”的模样。

据我所知,大辽国灭之后,耶律氏的后人曾经几度起兵,要兴复大辽,重新建都西北,与大元朝分庭抗礼。可惜,元朝是世界历史上战斗力最强悍、国力最强盛、杀戮最凶残的一个外族治国时代,耶律氏与汉族相比还算凶悍,但与蒙古族相比,却成了小鸡搏老鹰之势。最终,耶律氏起兵者无一幸免,全遭灭门,剩余子弟,全都隐姓埋名散入民间。

为了不引起他的怀疑,我微微闭上双眼,缩在座位里,装出疲惫不堪的样子。

“哎,你到底想不想听啊?平时很多人出钱想听都听不着,现在免费给你讲,你好像还不在意,你这人,也就是憋在莫高窟里画画的命”律忠国沉不住气,嘟嘟囔囔的声音越来越高。

我打了个哈欠:“你愿意说就说,不说拉倒,我困了。”

律忠国大笑:“你这人,才几点啊就困了?你们这些画家、文人整天就是蔫不拉几、有气无力的,好像一阵风过来就能吹倒似的。学学我,多吃烤羊肉,多喝烈酒,壮壮胆子,有点男子汉的气概……好了,我说你听,爱听不听,不爱听就一边睡一边听……”

我点点头,又缩了缩脖子,仍旧一言不发。

这不是文学家杜撰,而是史学家笔下的真实历史,在任何一套宋史、元史、明史中都能查到。

史料可查,金灭辽后,疯狂报复契丹人,尤其对国姓耶律氏皇族成员实行灭绝制度,仅存的耶律氏后代一部分人接受金国的安排,改姓为移剌;一部分人为了避免战乱,又不甘心金人的安排,自行改为别姓,散居为三部分,一是辽宁阜新叶氏,一是达斡尔族律氏,一是云南保山地区阿姓、莽姓等。

“这件事要从孙殿英挖掘东陵之前砍了我老爷爷的头开始——”律忠国说。

只听这个开头,大概很多人就会哑然失笑。孙殿英在历史上被称为“东陵大盗”,与当年的“窃国大盗”袁世凯齐名,都成了遗臭万年之辈。

孙殿英盗挖东陵之后获得的绝世珍宝装了满满的七辆军用卡车,这还不包括损毁的古代珍贵字画、瓷瓶、金银贴饰、绸缎、重木制品。此人既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去挖掘东陵,自然不可能把远在大西部莫须有的敦煌宝藏放在眼里。

“我老爷爷是盗墓的,在长安以北、新疆以南小有名气。我们律家的远祖是大辽国皇族耶律氏,正宗正根,血脉嫡传,元代时家里仍然是大族,曾被忽必烈封为千户,有封号,也有封地,家里奴仆如云。到了元末明初,为了避开政府迫害,就改姓为律,低调行事,混入民间。我老爷爷的老爷爷……嗨,简单说吧,我家族原来很有钱,最终败落,我老爷爷就凭着识别文物、高来高去的本领做了盗墓贼。在那个时候,盗墓贼在盗门十八行里算是上等人,在江湖上还是很受人尊敬的。孙殿英是东北王张作霖帐下的五虎上将之一,为了筹措军饷招兵买马,想到了盗墓的门道,于是就把我老爷爷请到兵营里去,待为上宾,请老爷爷指路,去挖莫高窟的‘金山银海翡翠宫’。他可不知道,那时候我老爷爷已经被南方革命党招安,列入老同盟会一百单八将之一,之所以同意孙殿英之邀,就是为了混入军营,伺机刺杀东北王张作霖。他那时候为了取信于孙殿英,随身带着一件宝贝,就是被戏曲和评书里提到过很多次的‘柴王爷家丹书铁券护身符’。有了这东西,才能让孙殿英确信莫高窟里有宝藏。哎,这宝贝你知道吧?当年宋太祖赵匡胤带着重家兄弟打天下,登基坐殿之后做了件‘杯酒释兵权’的损事,为了弥补兄弟们,就颁发了这丹书铁券,诏令天下,只要家族中持有这件宝贝,后代无论怎样作奸犯科,全都免死……”

读过历史的人都知道,北宋丹书铁券是历史上唯一一种“贵族免死”的护身符,将开国元勋的地位提升至近乎与皇族等高的位置。当年铁面无私的开封府包龙图企图腰斩犯下滔天大罪的元勋之后,也受阻于丹书铁券,只能对罪犯杖责二十后当庭释放。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