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舞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敦煌天机 > 第147章 画中机(1)

第147章 画中机(1)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宝蟾有些迟疑:“我本来以为他在这里的,如意虫也是这样告诉我的。”

我侧耳倾听,岩洞中只有风声,除了我们的呼吸之外,再没有第三者的人声。

“如意虫说,有人在持诵佛经,超度左丰收,是吗?”我又问。

宝蟾点头:“的确如此。”

我向前一指:“走吧,我们绕过那里,看看到底有没有人?”

世界上任何一个能够保存岩画的地方大同小异,都是山体横向探出之后形成了一个半封闭的岩洞,既不影响空气流通、日光射入,又不会被雨雪浸润冲刷,才能完整保留住以任何材质刻在、画在壁上的原始图画。

眼前的岩画谷规模巨大,向前望去,至少有直线三百米的天然岩穴。按照宝蟾的说法,直线尽头还有通道,总长度接近一公里。

岩穴的开口是在左侧,岩画集中于右侧四米高的石壁和岩穴顶部。

与澜沧江岩画不同,敦煌岩画非常密集,很多地方都是多重覆盖,后面画上去的图形穿插于其它图形的空白处,线条错杂,颜色各异。

我明白,之所以形成这种独特的效果,是因为敦煌自古就是边疆重镇,人口流动性大,远远超过澜沧江那种崇山峻岭中的不毛之地。一万个人在岩壁上作画跟十个人作画的痕迹绝对不同,前者密密麻麻,后者却是稀疏可数。

其实,只要踏入岩洞,就很清楚洞中没人,更不会有人诵经烧香超度亡灵。洞里的风是从前方吹来,又从我们身后的石隙吹出去。那么,拐角那边有人做法事的话,其人声、香烛气味就一定会飘过来,送入我们的鼻子里。再说,谁会选择这种地方超度?山外有的是平坦开阔之处,足够容得下数千人的超大法事。

此刻,我仅仅是怀疑宝蟾释放的如意虫出了岔子,并未想到其它解释。

我们一直向前,走到直线尽头右拐。

前面也是一条近三百米的直线岩洞,其结构与第一段近似。

当然,站在拐角处一目了然,洞中无人。

同样道理,考古学家研究敦煌壁画时发现,很多地方是多层覆盖、数层作画的结构。也就是说,后人为了能在有限空间内继续留画,只能用混合泥土将各个洞窟的墙壁重新覆盖,再在新壁上作画。笼统说,敦煌壁画的总量是可以用单层面积乘以三倍来计算的,只不过现代人为了保护这一文明古迹,不舍得揭掉表层而已。

众所周知,近代某位国际绘画大师就曾做过杀鸡取卵、涸泽而渔的探求方法,将敦煌数个洞窟的壁画表层、二层揭去,露出下面的最原始画作来,从中汲取佛教绘画艺术的精髓。

这件事成为大师一生的不洁之处,永远无法洗白。

岩画与莫高窟壁画不同,当后代、后后代的笔触落在岩壁上以后,势必会破坏前作,形成了混合作品,甚至将各个朝代的不同事物特征完全混淆。

“左丰收并不在这里,会在前面吗?”我问。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