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舞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美人宜家 > 美人宜家 第1节

美人宜家 第1节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没有经历过娘家这样的大祸,姚淑芳因而未也曾想到之前温情脉脉的丈夫孙良也变了性情,孙良对孙夫人不敢违逆,对姚淑芳也失了以前的温情,不久两个妾侍一前一后怀了身孕,由此让那两个妾侍顷刻就摆了嘴脸给姚淑芳,姚淑芳冷眼瞅着安西侯府这一家子,彼时再看着站在自己面前两个环肥燕瘦的玲珑人儿,没有什么表情地道,“好好儿伺候你们世子爷!”两个妾侍没想到,世子夫人如此淡定,互相看看,一时语噎。之前所准备的手段都没有使出来。不过,得意忘形是不难的。

姚家二房顷刻就成了姚府一门的祸星。但是,祸星是走了,留给姚家的事儿还没完,姚老太爷姚广信致仕在家没一个月,有人弹劾姚广信在尚书位上卖官买官,天官都做出这样的事啦,皇帝能不生气吗?皇帝很愤怒,一气之下着大理寺彻查,这一查还真是确有其事,当时那个买官的人还没在位子上坐热,就被皇帝手指一挥,咔嚓了。姚家也被皇帝一夜间满门抄斩!这件事,怎么看怎么都透着一股子阴谋的味道。

姚广信是什么人?天官!天官就是任免调查大周官吏人事的官,能犯这样低级的错误吗?但是皇帝的御案上摆着的折子里,是有凭有据,姚广信心里跟明镜似的,眼一闭,什么都不用说了。

君叫臣死,臣不能不死。想想这么多年,姚广信一心为帝皇鞠躬精粹,到头来,逃不过一个被灭门的结局,被自己掏出心对待的人,这样对待自己,姚广信当时只求速死。当然了,姚广信都活不了了,姚家其他人还有活路吗?,所以是满门抄斩。

姚家出了这件事后,作为姚家的孙女辈的四房嫡女姚淑芳在安西侯府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孙良的父亲孙侯爷还没说什么,但是,孙夫人对待姚淑芳的态度,那是转了十八个弯,翻脸比翻书还快,再没有之前的藹然与和气了。从前看着姚淑芳顺眼的如今都变成了碍眼。孙夫人不知听了什么人教唆,还将身边两个大丫鬟塞进了儿子的房里。不但塞了,间隔两天还亲自看着儿子在这两个妾侍的房里熄了灯,这才得意罢休。人生现实就是这样残酷,没有天灾人祸,那是你好我好大家好,还因为姚淑芳的祖父是一部尚书的原因,现在姚广信有这样的结局,孙夫人的嘴脸就有些不好看了,作为五年也没有生下一子半女的姚淑芳,什么理由搪塞不过?

但是经过开国皇帝周友顺之后的三代帝王,却在皇权的新旧交替中对这些新贵变世族的世家大族在因为其功高震主有撼动皇权的危机与不安中,将雍州城里十之五六的功臣用种种手段给灭了。别说剩下的这三四成功臣都有了兔死狐悲的恐惧。按说哪一家家主都是带领家族活下去且还要活的有滋有味的那个人,但,在这种大环境的压抑下,如此,却只有带着族人夹起尾巴做人,说起来是低调的不能再低调了。不为别个,就为子孙后代计,十分十二万分地都不能再在当朝的帝王面前涮自己以及家族的存在感了,要不然,你和你的家族但凡有一点过失,可是有几颗脑袋够皇帝砍滴?

安西侯府恰好就是处于现在这种情况,爵位还是那个爵位,但,世袭到孙良的父亲这一代,也就只有个爵位了,孙良作为孙家的子子孙孙之一,在雍州帝都,完全没有先人的那点张扬之气,而是文文弱弱,比书香门第清流家的后代还要让人感慨。

这也就罢了,但却娶的是淮南知府姚家驹的嫡女,姚淑芳,哦!也就是她自己了。

姚淑芳一声叹息,紧接着心情沉闷,站在窗前望着窗外景色,不说话。

姚淑芳的父亲姚家驹在家排行老四,时任淮南知府,是姚家老太爷姚广信和姚老太太亲生的嫡次子,和姚家长子姚家远是属于嫡系一类。其他两个儿子都是姚老太爷姚广信的两个老妾生的,自然了,当初生下这两个庶子的时候,是朝华年纪,姿色不容疏忽,当时为这两个妾侍以及她们所生的几个庶子,姚老太太董氏和姚广信着实打了两三年的冷战,到了后来,也是姚老太太董氏自己想通了,对待姚广信的两个妾侍和他们的孩子不抠掐也不热情,只对姚广信一人礼与有加,姚广信心里对老妻还是很有感情的,董氏这么对他,他也是忍了,这么多年过来,姚广信对这个发妻只有尊重的。

孙夫人以为她这样做,姚淑芳会上演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泼妇戏码,力求自己能在安西侯府不要失了他在孙家的地位。即时,侯府上上下下幸灾乐祸有之,落井下石者有之,背叛诬陷有之,冷眼旁观者亦有之。

这还不算,孙夫人专门派了自己的心腹去敲打姚淑芳,却不了,姚淑芳关上自己的院子,任凭孙夫人的心腹在门外如何敲打,恁是一觉睡到大天亮。

去的人连姚淑芳的院门都没有进去。那啥!姚淑芳住的这院子,除了原来伺候过孙良的两个丫鬟,其他的都是姚淑芳带过去的陪房,因此上孙夫人撕破脸要作践姚淑芳,姚淑芳哪里又是任人宰割的人?尚书府里出来的,没有运气,还有几分傲骨不是?

孙夫人越发觉得姚淑芳之前的贤良方正都是装出来的。撺掇着孙良在两个妾室的屋子里流连忘返,故意冷落姚淑芳。

姚淑芳本来是开朗的性子,之前的孙良就是她五年无所出,也还没有像如今这样冷淡,姚淑芳嫁个孙良,心底里觉得自己和孙良也能举案齐眉,恩爱白头,共生死,同进退呢。

姚老太太的丈夫姚淑芳的祖父姚广信是上一任的吏部左侍郎,因着眼看再有一步,就能晋升吏部尚书之位。吏部尚书庙堂上被人称呼为天官,没有间在帝心的能力与手段,这个天官为实不那么好做。姚淑芳的祖父在次年的老尚书病死之后经过一方角逐,成功晋升。可见,姚广信能力超前。

但,时时变换也就不到一年的时间,有人查出姚广信的二儿子也就是庶子之一的姚家龙在甘州任上收受贿赂被御史弹劾,这下好了,子不教父之过,姚广信被二儿子姚家龙牵连,感觉愧对皇帝信任,自行上了折子,请求致仕。皇帝大笔一挥,准奏。

可见,皇帝是对姚广信有多大的失望。间在帝心在世家豪门眼里就成了一句笑话。

姚广信失了帝宠,顶着一张灰白老脸回到府中,又让家下仆从摘了尚书府的门匾,换上姚府的牌子。其实当时还有长子姚家远在户部任员外郎,二儿子姚家龙远在甘州做知府目下已被收监在押,三儿子姚家念在家管理庶务暂时不提,四儿子姚家驹还在淮南任知府,除了尚书府的牌匾,姚广信哪怕将四子姚家驹四品知府的牌匾挂上也不为过,可惜,姚广信不能,为什么?因为四品的知府你也就是知府,在京城这个地方还不足以在家门上有挂牌匾的资格。长子姚家远五品的员外郎就更不用说了!

姚家老二姚家龙不就被皇帝摘官免职发配西北瓜州,说是发配,但瓜州离着甘州却并不太远,这发配两字就让人好有遐想。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