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舞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盛唐挽歌 > 第128章 槽点满满的下一站

第128章 槽点满满的下一站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而最坑爹的职务就是豆卢军支度使了。

因为河西诸军当中,唯有兵员三万三的赤水军,是有单独的支度使,财政上有一些独立性。而兵员仅4300的豆卢军,此前根本没有设“支度使”这个职务!

这个事情也很好理解,一个人有一百亿的财产肯定要找“财务助理”帮忙管钱,而只有一万块的话,那还是多担心一下自己将来的生计比较好!

敦煌那边依山而建的石佛数不胜数,自北魏开始就独树一帜,敦煌莫高窟天下闻名。祠部司员外郎去那边公干,说白了就是公费旅游的。只要看看修的佛像壁画,符不符合基哥所要求的“主旋律”即可。

如果不符合要求,那就要整改,甚至是重做。这些事情,就由礼部祠部司员外郎盯着。

简单点说,啥事都不用干,只不过出事了你来扛。

能在这里埋坑的,一定是个超级老硬币!

方重勇在心中大骂基哥无耻。

作为一个拼命学习,每日读书不辍的“学霸”,方重勇已经把大唐官场的那些事情里里外外都摸明白了。

这份缺了大德的官员任命,也不知道是哪位人才想出来的。

跟叠buff差不多,简直离了个大谱!方重勇都想当面问问,是哪位大神能把这三个“废物”官职揉捏在一起,还看起来毫无违和的。

礼部的祠部司,是专门管理佛寺的,给和尚加度牒什么的,就属于日常事务。主持国家级别的佛教庆典等活动,也是其管辖范围内的事情。

员外郎是祠部司的二把手,看起来还有点权力。

至于沙州团练使就好说了,团练使是负责训练团结兵的,却没有兵权,无法调动军队,也无法招募兵员。

不过有一点耐人寻味的是:因为沙州粮食不足,所以沙州的豆卢军一直在严控兵员,缺了马上补。当地农业人口比例比河西走廊其他各州要低不少,有很多适合当兵的脱产人口。

方重勇之前当甘州刺史,就审批了不少公文,都是往沙州那边转运粮秣的。

所以说沙州那边根本没有多余的粮食养半脱产的团结兵,本地民风彪悍也没必要养团结兵。

这个职务在沙州本地大概只能哄小孩,啥事也办不了。

不过,中枢部门的权力,那得在任官员回到衙门才能发挥作用啊!在外地的中枢官员,连衙门的印信都没有呢!

脱离了水的鱼,就一步都游不动了,这种现象也适用于大唐官场。

把一个中枢的官员,派遣到两千里外的敦煌,又是管理佛教事业,方重勇用脚指头都能猜到,这是要出差为基哥修“功德碑”了!

当然了,具体工作不是修,而是“盯着”!也就是说,啥也不用做,真正负责工程进度的人,是工部的相关官员。

比如说开元时期修建的乐山大佛,朝廷就安排了专人前去监督,类似的事情也不是孤例。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