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舞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仙侠 >心机乱 > 第五十九回 掉以轻心(上)

第五十九回 掉以轻心(上)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当天,我没有将药方给十六王爷的人,反而告诉他:让十六王爷亲自来见我,时间,地点还有怎么见面比较妥当,都由他来定。

我知道,他比我更急,比我更怕。

果然,第二日早上,就听说不久就是十六王爷一个爱妾的生辰,打算在当日晚间宴请一些至交好友。名单中包括何公子。

我看了看请帖,对着黄铜镜,冷冷地笑着——算我走运,竟然遇到了这等好事,去云南的事,有望了。

当天晚上,我自己一个人骑马去了十六王爷在京城中的王府里。馆驿里照例派了两个人来跟踪我,我却并不在意。想来就算他们看见我,也不过认为我偷偷跑去参加十六王爷的宴席而已。京城中的人都知道,在遇上汝阳王叛乱时,是十六王爷送我来淮安的,交情匪浅。因此我扮了男装来,除了何府的人,别人应该不会大惊小怪。而何府的人么,多半他们也不会知道。

自从宫里传出九王爷兵败的消息之后没几天,就过年了,宫中一片喜悦祥和,鹅毛大雪在天空中纷纷扬扬地落下,京城中的鞭炮声和四面八方的小贩叫卖种种年货的声音也越来越嘈杂。相形之下,辽东王大军在云南全军覆没的事竟然没有多少人关心,有的只是幸灾乐祸与流言蜚语。辽东王向来深居简出,与人落落寡合,又有残暴凶狠的名头,他的政敌和被他得罪过的人如今自然是咬牙切齿,恶意中伤;渐渐地流言越来越多,就连一些根本没有和他说过话、见过面的人,竟然也对他心怀不满。再加上西赵聚居在凤仪山上的人马,并没有对朝廷造成多么大的威胁,于是便有人说,辽东王此次主动请缨去剿灭凤仪山上的西赵残部,不过是此公嗜喜人血的毛病发作,怎么也忍耐不住,一定要去凤仪山上大开杀戒的。

一两天之内,京中的种种传言匪夷所思到了极点,甚至有人说不久前九王爷进了益州城,第一件事情就是生食人肉,痛饮人血,云云。言之凿凿,让人不可不信。再加上以往流传的辽东王并不是老皇帝亲生儿子的传言,因此从百官到庶民,越来越认为这人死在云南凤仪山是罪有应得、天理昭昭。听说他们在朝廷上虽然不便这么说,却也非常懒怠,没有人肯主动请兵去云南,最后皇上为此事发了一场脾气,终究还是定不下人选;反倒是讨论起是否翻修帝宫东南殿阁的事情时,群臣智计百出,气氛融洽。听说朝廷中甚至有人认为,辽东王的兵马都是在辽东一带带过来的,如此坐拥雄兵的人,对朝廷实在是莫大的威胁,如今他们与凤仪山两败俱伤,实在是皇上的福气。在这样一片异常祥和的气氛中,迎来了正月初一。

以我这种降臣的身份,除非是皇上特别下旨,只需要谦卑地给宫中送上礼物,不必亲自到场去扫别人的兴,倒也是落得清闲。我将自己关在馆驿中日夜谋划,却总觉得我周围的人看管甚严,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出去的。

这些日子里,我一边怀抱着一线希望,希望兰叶或者九王爷能够突然来信,告诉我他们一切安好。可是等来等去,等来的竟然是十六王爷的信。

说起来,我从没看见过十六王爷的字迹。

许多年之后,我才明白一句话:这个世间上,没有一件事情能够光凭猜测就完全确定的。甚至我还在设想,如果当年我没有去参加这个宴席,如果我没有那么得意洋洋地乱说话,之后的遭遇,说不定就会完全不同。

然而这一番道理,当年的我又怎么会懂得。

有一句话是说,人如其字,字如其人。如果刚刚认识他的时候我就见识过这样笔锋张扬的字体,决不会再认为他是个如同表面那样温文尔雅的人。

那封信竟然是来问我要药方的。从信中含糊其辞的话上看来,皇上已经对他说过,想让何阁老带上几个将军去云南,找寻九王爷,务必将整件事情查个水落石出。十六王爷想在何阁老去云南之前就下手——他问我要最烈的药,交给他指定的人就可以,由他安排人来完成。

他虽然阴险,虽然毒辣,却从来不是这样着急的人。

我嗅到了某种危险的味道。

看此情形,似乎是非去一趟云南不可了。我必须搞清楚所有的事情,把母亲和善儿救回来。此外,我还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兰叶之前会突然知道那尊观音像在西赵,当时忘了问他,后来又在担心母亲和善儿,如今心情渐渐平静下来,就想起了这个问题,越想越觉得难以索解。为什么不早不晚,正好在我迫切地想要救母亲他们的时候,他就查到了这个消息?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