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舞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蚩尤的面具 > 第七章 看鬼谷中的虚幻影像

第七章 看鬼谷中的虚幻影像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日本人对于大陆典籍推崇备至,武尊《孙子兵法》,文尊《三国》,很多战略战术、政治策略都是从典籍中直接扒下来的,边学边用,卓见成效。方纯所说的“士兵屯田制”就是他们在侵华战争中广泛应用过的,在许多电影、小说中频繁出现。

“没错。”叶天的眼神终于变得柔和了,“我估计,日本人为了保护黄金堡垒,在沿途设置了很多这类的小寨子,杀尽山民,用士兵取代。山中的消息本来就蔽塞,日子久了,也就分不清谁是日本人、谁是中国人了。那些被杀的无辜者,尸体全都埋在泥土中,变成了樱花树生长的高营养肥料。”

方纯倒吸了一口凉气,然后钦佩地点点头:“我完全同意你的推论,此刻我们大概已经进入了黄金堡垒的势力范围了。你刚刚说还想通了一件事,是什么?”

叶天笑了:“这件事就比较有趣了,我觉得鬼见愁与大竹直二是外表一模一样的双胞胎兄弟,不禁长相相同,他们的价值观、奋斗目标也是一样的,仅仅有办事能力、战斗力上的差异。”

说这些话时,他向堂屋里的鬼见愁笑着挥手,故意要给对方造成错觉,他跟方纯是在讨论一件很愉快的事。

寨子的穷苦、困顿景象在西南山区比较常见,毕竟这里距离大城市过于遥远,别说是没钱购买商品了,就算有钱,山外的商品也运不进来。所以,寨子的外貌与村民的衣着都非常陈旧、晦暗。

“在西南大山中,山民们如果栽种植物,会选择种植药材、果树等等实用的品种,绝不会种一些单纯用来观赏的树木,既浪费时间,又浪费土地。所以我认为,那些樱花树是具有某种象征意义的。换句话说,只有意志力顽强且心怀信仰的日本人,才会大面积地种下樱花树,并一直关心培植,不离不弃。”叶天终于说出了自己的真正想法。这是深思熟虑的一个判断结果。

方纯的思想突然转过弯来:“我懂了,我懂了。”

二战时,侵华日军和日侨曾不遗余力地在中国大陆推行大和民族文化,剑道、菊花、清酒、鱼生、寿司、赏樱等等日本特有的传统爱好渐渐被中国人所接受。大陆赏樱的著名地点共有两个,一是昆明,一是武汉。昆明的樱是粉樱,四月花开,如二八佳人,粉面含春。武汉的樱是白樱,如素白优雅、玉洁冰清的处子。樱花美景,让一部分中国人流连忘返,也让更多的中国人回忆起日寇铁蹄蹂躏下的亡国奴时代。

叶天叹了口气:“无知者无畏,而懂得越多,就会越感觉事态严峻。”

不等方纯提问,他继续解释:“两个男人之间如果仅有友情、上下级、为国、为财这几种简单关系的话,鬼见愁是不会代替大竹直二留在地下世界的,因为那里遭到暴露、受到强攻的可能性非常大。留守那里,无异于把自己置于燃烧的火药桶上。青龙、阮琴出现在地下世界时,鬼见愁本有机会迅速撤离的,但他没走,仍然与敌人周旋,直至遭擒断指。他的目的,是要把所有知情者牵制住,然后借助黄金面具、龙鳞的高辐射将我们一网打尽。到那时,大竹直二就可以在大山里为所欲为了。他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竹直二,这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方式,完全能说明他跟大竹直二间的嫡亲血脉关系。”

恰在此时,堂屋里的金珠妮大声笑起来,似乎是鬼见愁讲了一句什么话,才引得她这样放肆大笑。

灶膛里的火熄了,宝冶低着头把红薯扒拉出来,揭掉烧干了的泥块,烤红薯的香气便远远地飘了过来。

一行人继续上路,金珠妮进了车子,而宝冶则骑着一匹干瘦的黑马跟在后面。

每隔四五公里,路边就会有小寨子出现,最小的只有七八户人家,缩在不起眼的小山坳里。叶天刻意观察,每个寨子附近,都有樱花树出现。

方纯不知不觉握紧了拳头,眼神也变得凌厉而果敢:“叶天,你果然不愧于‘海东青’的称号,任何细节在你眼中都无所遁形。现在看来,这些寨子都是侵华日军长期盘踞过的,据某些机密资料显示,日军常常为了保护某个重要地点,就在目标四周进行‘士兵屯田制’,把训练有素的部队化整为零,变为丝毫不会引起注意的老百姓。敌人进攻时,绝不会注意这些扛着锄头、拎着菜篮的山民,往往会遭到这群人的背后一刀而全军覆没。”

屯田制自古就有,并非汉末三国时的曹操首创,但曹魏屯田的规模和作用之大却是空前绝后的。

《三国志》记载:是岁(建安元年),用枣祗、韩浩等议,始兴屯田。

《魏书》记载:公曰:“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秦人以急农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是岁,乃募民屯田许下,得谷百万斛。于是州郡例置田官。

近代史家把曹魏屯田分为军屯和民屯,二者都是战争时期的产物,为供应军粮而兴办,必要时参加民屯的劳力同样需执戈对敌。不同之处在于,屯田民主要从事农垦生产,而军士以攻防为主。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