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舞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靖难攻略 > 第73章 二子善谋

第73章 二子善谋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朱元璋仍旧驳回了朱高煦的建议,并继而开口道:

“按照你所说的办,建造船只固然便宜,但驾驭他们的军士呢?”

“百余艘三千料战船所需军士为数万之巨,这些人人吃马嚼,每日便要吃去七八百贯。”

“此下南洋,若是一年,国朝便要花去二三十余万,更不谈他们的军饷、行粮等俸禄。”

他清楚怎么做能杜绝倭寇,但在他看来,大明现在最重要的问题还是内部问题,至于海上的问题,完全可以利用朝贡体系来慢慢解决。

这样的办法有问题吗?最少以当下来看,这样的办法是没有问题的,是最便宜且最能扩大大明影响力的办法之一。

朱高煦的办法虽然能更大的扩大大明影响力,但太耗费钱粮了,这是朱元璋的看法。

对此,朱高煦也是硬着头皮据理力争:

“孙儿看过龙江船厂的造船通志,一艘四百料战船造价不过七十五贯,每料价格不过一百八十余文。”

朱祁镇得知后,也在正统八年命郭琰督造下西洋海船,欲遣下西洋和番都指挥马云再下西洋。

然而这次的下西洋却因为土木堡之变,与福建矿工起义而被搁置,造好的几十艘宝船也在漫长的时间中变得腐朽。

不过好在朱祁镇欲下西洋的举动让满者伯夷惶恐,继而承诺会维持南洋局面,不会让倭寇长居于此,这样才换得了大明沿海近百年的太平,直到嘉靖年间日本与南洋满者伯夷各自内乱,沿海太平局面才被打破。

朱高煦清楚前因后果,因此他也知道,眼下的倭寇已经没有了兵源,等于杀一批少一批。

只要大明派舰队清剿南洋,那大明便会如历史上一样,保住沿海近百年的太平。

“若是国朝愿意出十万贯造船,六个月后便能得到百余艘三千料战船。”

明代一千料为后世325吨,按照朱高煦的考察,大明只需要出十万两银子,就能得到一百多艘排水量接近一千吨的战船。

这样的基建能力和生产能力,足以以一国舰队对抗全世界的舰队,这也是郑和能成功下西洋的背景。

说白了,明初的明代生产力太强了,只要朝廷想,那完全可以成为海上日不落帝国,但问题在于……

“你的话虽然不错,但如今国朝要做的不是这些。”

不过他知道是他知道,对于他的话,朱元璋却不可置否。

“你的话虽然有道理,但南洋广袤,想要清剿倭寇并不现实,哪怕派出数万水师也只能解一时之难,不能永久杜绝,除非在南洋常驻卫所。”

武英殿内的朱元璋分析着朱高煦的建议,却还是摇摇头:

“如今我大明朝需要做的是弥合南北,而不是远赴重洋,去万里海疆外驻扎一个卫所。”

朱元璋分析的很对,这让朱高煦有几分高兴,但他最后的话却让朱高煦有些失望。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