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舞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中国脊梁 > 23、村西有座公主墓

23、村西有座公主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但那块小点心带来的快乐和甜蜜,却一直伴随着我们的童年长大,愈久弥深。

晚上的“山”上黑黢黢的,加上各种神秘的传说,看着山影就有点发毛,小腿肚子也有点转筋,不觉很是心虚。再则,远远看山上有不少红点在游晃,虽然知道那是前去祈求的人带的灯光,但还是有点怕。

几个小家伙差不多都是这种心理,但想着那些很少能吃到的甜点,嘴角就有口水流出来。最后,还是壮着胆子往前走。到了山下,看到有人不断地上来下去,心里的胆怯就小了许多,不觉后悔刚才如果回去,就太可惜了。

爬上“山”去,发现到处跪着虔诚的村民。村民们随便找个相对平坦、安静的地方,放下烧柴油的提灯,摆上几样贡品,点上几根香,就不停地阖眼念叨着,述说着家人的病疼。

山上风大,虽然隔着玻璃罩子,提灯的火苗也是忽明忽暗。照在乞求的人脸上,也就呈现出各种各样的表情,非常诡异。好在我们只专注那些人面前的贡品,就不去看他们脸上怪异的表情。

夜晚的山上,冷风嗖嗖,不一会儿大家就有点冻得受不了啦。但那些祈祷的人跪了半天,愣是不起来,还在那里念叨。

这个传说不知流传了多少代,大家代代相传,也就深信不疑。

再后来,还有另外一个神秘的传说,也是传得沸沸扬扬,在十里八乡都引起了轰动——

说有家的孩子得了病,没钱治疗。忽然听说山上住着仙姑,只要虔心去祈祷,仙姑就会赏药给村民,回来吃了,孩子的病就能好。

那个年头,大家精神匮乏得很,也希望有个类似的传说带来一些饭后磨牙的话题。于是,村民们就添油加醋地到处传说。

结果,不长时间,大家就都相信了,还有不少人晚上到山上去祈祷。

有个孩子就故意发出响声,往灯前凑了凑。祈祷的人才睁开眼睛,突然发现身边围着几头“饥饿的小狼”,被吓了一跳。但在这种时候,又不好呵斥我们,就只好小声说:“好孩子,再等一下,一会儿就给你们吃了!”大家不说话,只是虎视眈眈地看着摆在地上的那点点心。

不知谁没出息,竟然还“啯”地咽了下口水,让我们感觉很没面子。一起转身,狠狠瞪着那个没出息的孩子。那孩子就用破棉袄袖子挡住脸,赶紧低下头去。

终于,那人站起身来,将几块点心飞快地丢给我们;之后,将面前的东西胡乱一包,转身提起灯来离开了。那样子,像是遇见劫匪似地。我们都奇怪,黑黢黢的山上,还有不少坑坑洼洼和山洞子,他竟然飞快地就消失了,真是不可思议。

但无论如何,我们还是每人都拿到了一小块点心,也就如获至宝地抓在手心里,一路结伴下山。在路上,尽管不时用舌头舔了几次,但还是舍不得吃。等晚上钻进热乎乎的被窝里,手心里还紧紧攥着那块被捏得变形的小点心。

后来,据说在山背后,还冻死了一位上香的老太太。乡镇府知道后,就不许村民再去烧香。随后,这股风也就逐渐黯淡下来,没人再去求神拜佛了。

距离我们最近的一个“成功”的例子,是一个比我小几岁的堂弟,长了“眼虫”。眼皮下长了一个疙瘩,摩得眼睛老是流泪,吃药也不好。“家里有病人,不得不信神”,我那位婶婶就去了一次青龙山。据说,求回了一些香灰之类的东西,给我那位小堂弟喝了,之后就好了。

有了身边的例子,不由大家不信。于是,这些传说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十里八乡,前去祈求的人更多了。

本来,这是大人的事,和孩子们没多少关系。但据说,去山上祈求时要带点贡品,比如点心之类的东西。祈祷完了,就将贡品散发给在旁边看的孩子,意思是让孩子们不要乱说话。这样,祈求来的“药物”才有效。

这些点心,在当时是孩子们垂涎欲滴的东西。于是,不少孩子就结伴晚上去蹭这些“贡品”来吃。

记得有几次,还是忍不住那些甜点的诱惑,就和小伙伴们去了“山”上。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